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完《理想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读完《理想照耀中国》读后感3篇
【篇1】读完《理想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到了《红星照耀中国》,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怪的书。
说它怪,第一点就是它的书名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还认为这又是一本歌功颂德的书,所以就以无聊的态度翻开了它。直到看到书中前言中的照片和书中的内容我才明白,这竟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他是一个记者,还是美国人,名叫埃德加·斯诺。斯诺这个人,怪就怪在他身为美国记者,不在国民党的“白区”里采访,却只身穿越封锁线去共产党的“红区”里采访。
斯诺出版此书是在1936年左右。要知道,这可是长征刚结束的年份,正是国民党“反共”的高潮时期。斯诺可以到“红区”,是特别幸运的,因为有很多外在因素影响,比如说到“红区”的路难走且难找,而且会有国民党的重重阻挠以及匪徒的抢劫。
话说斯诺这个人,他几乎把自己一辈子的时间都用在了对外国的采访,像什么前苏联啊,中国啊,朝鲜之类的。但他最“热衷”于采访中国,而且在北京定居,更是还在北京的大学—-燕京大学里授教,教的当然就是他的专长——新闻。当国共日“逐鹿中原”开始时,他就义无反顾的开始了他英美战地记者的使命。起初,他只局限于采访国民党的“白区”里的人。但斯诺并不满足于采访虚伪的国民党小人,于是他就进入了仁义和平的“红区”。也就是这样,他才能成为第一个到“红区”的外国记者。
斯诺在“红区”“白区”,也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比如在“白区”,他听说了警察、士兵、军阀镇压并屠杀革命人士,四处搜捕共产党。无辜的逮了,有用的却一个也没逮着。天天搜捕,无辜的硬说成有罪的,闹得是人心惶惶。反过来,再看“红区”,军有军规,民有民法,互相帮助。这可非同与国民党的统治。
斯诺进“红区”,也见到了很多战士。除了大人,他也见了不少被称为“红小鬼”的少年。他们因为太小,没有大人的武器,所以只好做放哨的任务。我个人认为他们为胜利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也十分的敬佩他们。但对于胜利,斯诺也有一份功劳。他在中国时爱好和平,传播正义和正能量。当然,本书就是他传播正能量与正义革命的象征。在兵荒马乱的1936年,这本书在中国国民党的“白区”被列为禁书。可仍然有一部分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从种种渠道弄到这本书。也可以这么说,斯诺的这本书是共产主义的有力的宣传品。
其实,斯诺写出本书,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在解放后,斯诺就因为写此书赞颂共产主义,所以被支持国民党的美国驱逐,处境十分危险。于是斯诺只好选择移民去瑞士而不是诋毁中国。而在瑞士,斯诺也不“消停”,他仍然在关注中国的点点滴滴。
这本书,不仅写出了中国共产党,还体现了斯诺之情怀。我十分敬佩斯诺。
【篇2】读完《理想照耀中国》读后感
读《红星照耀中国》,学伟人爱国精神
在品读红色经典,发扬红色精神的感召下,我耐着性子,读完《红星照耀中国》 ,收获满满!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这虽然只是中国革命的一部分,但通过读这本书,我更多的是走近伟人,向伟人学习!学什么,如何做是我最大的收获!
一.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精神,在他们那个年代,经济相当落后,我们的革命先辈经常就是忍冻挨饿,虽然现在的我们已经摆脱了贫困,但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二、学习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虽说我们并没有参加什么革命事业,但是“忠诚”二字对我们来说仍然重要,我们要对父母忠诚,要对党忠诚,更要对国家忠诚。
三、学习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目标,现代的我们仍然须要为之奋斗终身!
为此,在日常工作中,首先做到:常怀感恩之心;虽然单位和学生不能让我成为马云,但单位学生是我给了我为人师的平台,给了我生存的保障!作为一名教师,何为爱岗敬业?说得具体点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 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小事, 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敬业,这 就是爱岗!
其次,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教学工作虽然繁忙琐碎,但再多的活我们可以一样一样去完成。 学习活动要与自己的工作结合好, 把革命前辈的精神贯彻到工作实践中 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才是真正学到了点子上。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我们为人师的职责。最后,要心里时 刻装着学生,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 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坚定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无论担任学校什么职位,都应以强烈的事业心去敢于担当,大胆干事,始终把学校利益放在首位,成为一个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
总之,比较《红星照耀中国》的伟人,我感到新中国公民的无比幸福,更珍惜眼前生活的来之不易,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篇3】读完《理想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前60页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已经读完三周了,一直没有静下心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想,或许我应该再读一遍,思想才会更完整。粗略读完之后,有四个想法比较突出:一、我对朱德多年的印象是错误的;二、生活背景对写作的影响;三、信念的力量;四、表达正义的声音一个足矣。
一、对朱德印象:我没有读过有关他的传记,印象中只有一篇文章《我的母亲》,也已经很模糊。感觉他会打仗带兵,是个“大老粗”,但是文中却写道“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其次,他对一切事情都十分负责;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这是对他性格的描写。还有他夫人康克清对他的评价:“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这是我根本不知道的,我以为他只是一个不识字的会打仗的人。当我读到他曾在巴黎、柏林读过书时,更是颠覆了我的所有偏见,原来他是一个有着国际主义视野的司令;他还坦然谈到他的私生活问题一共有四个妻子,我被他的坦率打动了。他对共产党的忠诚也让我很敬佩。作家斯诺这样写道:朱德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了他的自述。但这些朴素的
第1页共3页
话,是许多年不能想象的最最生动的人生经历的辉煌纪录----这是一个大胆无畏和大公无私的故事,一个无比勇敢和智慧的故事,一个难以相信的苦难的故事,一个为着忠于一个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争的伟大注意而丢弃个人享受、财富和地位的故事。当这一时期的历史完全被写下的时候,上述这个简单的自传将长上血肉,我们就看看到这部历史的新的一页上涌现出一个人物----少数真正的时代伟人之一。”;
读完这些,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更可怕的是因为无知而产生的偏见。解决无知和偏见的最好的方法应该是读书,读更多的书,读好书。
第二、作者的生活背景对写作的影响。斯诺是美国人,尽管所写内容是1936年6月至10月的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包括了红军长征、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等方面,但他毕竟是美国人。文中多次出现表示距离的单位是“英里”,而不是公里,他还用到&;英尺”;等单位。还有些细节说到中国人不洗澡,或者某人因为天太热,竟然裤子半脱的不雅动作,或者中国人的随地吐痰等等很多细节,就可以看到作者是以他自己的生活背景为参照来写中国这些事件的。他还出现了几次对女士的描述,用“美丽的”来修饰,足见他对审美的重视。而在当时的中国背景下,美可能早已经被忘却,因为温饱没有保障,生命随时有危险。
第三、信念的力量。虽然中学时学习过中国历史,又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我对共产党历史的真正了解是很少的,应该加强
第2页共3页
这方面的阅读和提高。本书中对共产党艰难处境的描写多次让我流泪,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迫害我非常的愤怒,尤其是日本对同胞的杀害更是让我痛心,但是,共产党在毛主席、朱德、周恩来、贺龙等伟人的领导下,最后胜利了,解放了全中国,全人类。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第四、正义的声音一个足矣。在斯诺来红区之前,没有人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做过客观、公正的对外报道,西方或者说世界不知道、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做什么,别有用心者还歪曲事实报道中国革命。但是,仅仅一个斯诺就可以通过他的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看到事情的真相。这个声音是如此的有力量,如此的重要。所以,有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要通过正确的渠道表达出来。世界是公平的,世界是包容的,世界是有判断力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声音,共产党只能任别人造谣、诽谤、污蔑,所以,一定要发出声音,哪怕这种声音最初是多么的弱小,多么的不引人注意,但是,一定要坚持发声!
没有声音,就永远不会被听到!
感谢我儿子的任辉老师给孩子推荐的这本书,我收获很大,惭愧自己语言表达太差。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