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范文推荐)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5篇

【篇一】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年仅21岁的黄继光,面对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用战斗的姿态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他乡。就在牺牲前6个月,黄继光请战友代笔给远在祖国的妈妈寄去一封家书,他在信中写道“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黄继光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立功了,却没能走下战场......

【母亲大人:

男於阳历十月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然有些少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生活,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度过去的,要知道咱们英明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请家中母亲及哥嫂弟弟不必挂念,在革命部队上级爱戴如父母,同志之间如亲兄弟一般,一切在祖国人民热爱支援下虽在战斗中是很愉快的。男决心把母亲来信实际行动来回答祖国人民对我们关怀和对家中期望。最后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并请回信一封把当地情况土改没有,及家中哥哥嫂嫂生产比前好吗?

黄继光

玉体安康】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联合国军心窝的一把钢刀。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联合国军动用两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连续发动了进攻。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联合国军设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制住志愿军反击部队不能前进。营参谋长命令第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第6连向敌军发起五次冲锋,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而且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去。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关键时刻,站在营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

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面对黄继光坚定地说:"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我任命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 参谋长当即任命黄继光为6班班长。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他们在照明弹的亮光下巧妙地前进,当离敌军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士牺牲,另一名战

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前进。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这时,黄继光再次负伤倒下。天就要亮了,这时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高喊着"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爬行过的道路,很快占领了阵地,全歼守军两个营。

黄继光连指导员余海龙告诉记者:“据时任指导员冯玉庆回忆,当黄继光英雄遗体被抬下来的时候,胸口被打出了一个蜂窝煤大的血洞。”

1953年,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被毛泽东主席请到中南海作客,表达一位领袖对一位士兵的敬意。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回忆道:“毛主席握着我的手说,你养育了一个好儿子呀......”

为表彰黄继光视死如归、无畏惧的伟大精神,1953年4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第15军委员会在追认他为"模范团员"的同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镌刻在上甘岭背后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与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长存。他的家乡中江县石马乡改名为继光乡。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黄继光纪念馆”的黄继光塑像基座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黄继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人物”。

【篇二】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百年革命 三封家书

梁 衡

《人民日报》(2011年06月23日   20 版)

林觉民《与妻书》(局部)

聂荣臻给父母的信

一个八路军战士给妻子的信 (局部)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福建闽侯人。少年时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回国,留下绝笔《与妻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四川江津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论时间,从第一封信算起已经整整100年,恰是辛亥革命百年祭;
第二封已经89年,与共产党党龄相仿;
第三封也已64年,比共和国还长两岁。而写信者当时都是热血青年,都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准备牺牲的普通的战士。其结果,一个成了名垂青史的烈士,一个成了共和国的元帅,一个没入历史的烟尘,代表着那些无数的无名英雄。

  细看就会发现,这三封跨越百年,不同时代的家书中都有一条红线一以贯之,就是牺牲个人,献身革命,为国家、为民族不计自己并家庭的得失。正是这一代代的前赴后继,不计牺牲才铸就我们这个民族,铸就中华文明。这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历史精神,而它在革命,特别是战争时期更见光辉,又由代表人物所表现。唯此,历史才进步,人类才进步。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少不了拜谒故地,披览文物。

  三月,我有事去褔州,公余又去拜谒了一次林觉民故居。林觉民的《与妻书》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物。黄花岗72烈士,其事迹大多湮灭,幸有这篇美文让我们能窥见他们的心灵。广州黄花岗烈士碑上72人名单(随着后来的发掘,实际上已超过72人)中,林觉民三字人们抚摸最多,色亦最重。《与妻书》早已选入中学课本和各种文学的、政治的读本,我亦不知读了多少遍。印象最深的是“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他反复给妻子解释,我很愿与你相守到老,但今日中国,百姓水深火热,我能眼睁睁看他们受苦、等死吗?我要把对你的爱扩展到对所有人的爱,所以才敢去你而死。林家福州故居我过去也是去过的。这次去新增的印象有二。一是书信的原物。在广州起义前三天,1911年4月24日,林知自己必死,就着随手扯来的一方白布,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信,竖书,29行。其笔墨酣畅淋漓,点划如电闪雷劈,走笔时有偏移,可知其时“泪珠与笔墨齐下”,心情激动,不能自已。其挥墨泣血之境,完全可与颜真卿的《祭侄稿》相媲美。二是牺牲前后之事。起义失败,林受伤被捕。审讯时,林痛斥清廷腐败,慷慨陈词,宣传革命,说到激动处撕去上衣,挺胸赴死。审讯官都不由叹道:“好一个伟岸的美男子。” 某日晨,家人在门缝里发现有人塞进来的《与妻书》,同时还有给父亲的一封信,只有几十个字:“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其壮烈而平静之举概如此。

  福州之后又两月,有事去重庆之江津,才知道这是聂荣臻元帅的家乡,便去拜谒纪念馆并故居。聂帅抗日时主持被中央称为“模范根据地”的晋察冀根据地建设,解放后主持“两弹一星”研究,为国防建设立了大功。总其一生都是在默默地干大事。他在20岁那年离开家乡去法国勤工俭学,开始了探求真理、苦学报国的革命生涯。与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等同为我党领导集体中的早期留欧人员。聂帅留法时期的家书保存完好,现在收书出版的就有13封,且都有手迹原件,从中可以看到这批革命家的少年胸怀(去法国时聂20岁,周22岁,邓16岁)。现在故居前庭的正墙上有一封放大的家书手迹,是聂荣臻1922年6月3日写给父母的:

  父母亲大人膝下:

  不得手谕久矣。海外游子,悬念何如?又闻川战复起,兵自增而匪复狂!水深火热之家乡,父老之苦困也何堪?狼毒野心之列强无故侵占我国土。二十一条之否认被拒绝,而租地期满又故意不肯交还。私位饱囊之政府,只知自争地盘,拥数十万之雄兵,无非残杀同胞。热血男儿何堪睹此?男也,虽不敢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叩禀    

  金玉安    

  男荣臻跪禀    6月3号  

  我拜读这封89年前海外游子的家书不觉肃然起敬。那个时代的有为青年留学到底为了什么?“决非一衣一食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这与林觉民“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何其相通。

  要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家书大概是最可靠的。因为对亲人可以说真话,而且他也想不到日后会发表这信件。看了林、聂的两封家书又使我联想到五年前在河北涉县参观八路军129师师部旧址时见到的另一封家书。那是一个不知名的普通八路军战士(或是干部)在大战前夕写给妻子的一封短信,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与妻书》。从重庆回来我就赶快翻检所存资料,终于找出那张发黄的照片,但手迹还清晰可辨,全信如下:

  喜如妹:

  我俩要短期之分开了。这是我们的敌人给我们的分开之痛苦,只有消灭了我们的敌人,才能消除这个痛苦。

  我的病暂时也没有什么要谨(紧),因病得的很长,一时亦难除根。我很高兴在党和上级爱护之下给我这五个月的时间休养很不错。我这此(次)决心到前方要与我们当前的敌人搏斗,拿出最大决心和牺牲精神与人民立功。我第二个高兴是你很好,特别是对我尽到一切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我有两个很天真活泼的小孩,又有男又有女。你想这一切都使我很满足,永远是我高兴的地方。

  战斗是比不得唱戏,不是开玩笑,是有牺牲的精神才能打垮和消灭敌人。趟(倘)我这次到前方或负伤牺牲都不要难过,谨记我如下之言:

  无产阶级的革命一定会成功的,只是时间之长短,但也不是很长的。家人一定要翻身。要求民主与独立,这是全世界劳苦大众都走革命这条道路,苏联革命成功是我们的好好榜样。

  就是我牺牲了也是很光荣的,是为革命而牺牲,是有价值。在任何情况下我是不屈不挠,坚决□□□部队与敌人战斗到底。一直把敌人消灭尽尽为止。望你好好保重身体,多吃饭,不生病,我就死前方放心。同时希你好好扶养丰丰小儿、小女雪雪,长大完成我未完之事。一直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到共产主义社会。谨记谨记。

  我生于一九一九年十月(即民国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家居安徽省霍山县石家河保瓦嘴□。

  茂德    

  一九四七·四·二·□于魏□    

  临别之写  

  这封信写得很镇静、乐观又有几分悲壮。作者和林觉民一样也是抱定必死的决心,但其悲剧气氛要少些,更多的是充满胜利的信心。刘、邓领导的129师1940年6月进驻涉县时不足9000人,到1945年12月挥师南下时已发展到30万正规军,40万地方部队。这个署名“茂德”的作者,就是这支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也许他真的已经在战火中牺牲,那一双可爱的小儿女丰丰、雪雪现在也该是古稀老人。这封上战场前匆匆写给妻子的信,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人的真实生活。

  我把三封家书的手稿影印件放在案头,轻抚其面,细辨字迹,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感慨良多。这三件文物,都是用毛笔书写,所书之物,一件是临时扯的一块白布,一件是异国他乡的信纸,一件是随手撕下来的五小张笔记本纸页,皆默默地昭示着其人、其地、其时的特定背景。论时间,从第一封信算起已经整整100年,恰是辛亥革命百年祭;
第二封已经89年,与共产党党龄相仿;
第三封也已64年,比共和国还长两岁。而写信者当时都是热血青年,都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准备牺牲的普通的战士。其结果,一个成了名垂青史的烈士,一个成了共和国的元帅,一个没入历史的烟尘,代表着那些无数的无名英雄。细看就会发现,这三封跨越百年,不同时代的家书中都有一条红线一以贯之,就是牺牲个人,献身革命,为国家、为民族不计自己并家庭的得失。林信说:当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
聂信说:决非为一衣一食,而为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
茂信说:我或负伤牺牲你都不要难过,是为革命而牺牲,是光荣的,有价值。百年革命,三封家书,一条红线,舍己为国。我们还可由此上推1000年,政治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上推2000年,思想家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目的不同)”。其一脉相承的都是这种牺牲精神——为理想、为事业、为进步而牺牲。国歌唱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还有一首歌唱道:“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正是这一代代的前赴后继,不计牺牲才铸就我们这个民族,铸就中华文明。这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历史精神,而它在革命,特别是战争时期更见光辉,又由代表人物所表现。唯此,历史才进步,人类才进步。

  我从百年历史的烟尘中检出这三封革命家书,束为一札,献给祖国,并祭先烈。这是一束永不凋谢的历史之花。

  (2011年6月15日)

【篇三】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英雄革命家书

1937年淞沪会战,当时郭汝瑰作为参谋长带十四师8000人在前线抵抗。打了几天以后部队伤亡惨重,军长担心他守不住,就派人去问他是否需要援军。郭汝瑰回了一封信,前半段汇报了军事情况,后半段说,“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篇四】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有一种力量让人心潮澎湃
■张磊峰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
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抗日烈士赵一曼就义前一刻留给儿子的家书。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这是共产党员、抗日名将吉鸿昌在走上刑场前,写给其妻胡红霞的遗书。
穿越历史硝烟,经历战火洗礼,在波澜壮阔的抗战画卷中,一封封家书,就这样让我们窥见那个永不磨灭的时代,靠近那些至情至性的抗战英灵。岁月可以抹去各色记忆,却永远抹不去情感上的共鸣。虽然时间流逝70多年,今天细细品读这些英烈的家书,依然能感受到流淌其间炽热的温度,赤诚的情怀。
一封封抗战家书,既是抗日英雄舍家救国的正气书,亦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洪钟。“我们要中国打胜仗,必须全中国四万万同胞都团结起来,同心合力去打鬼子,才能把鬼子赶出中国。”新四军烈士胡孟晋的辞别书道出了当时国人的心声。
一封封抗战家书,既是坚定信念牢记使命的教科书,亦是面向未来振兴中华的强军战歌。“儿这次为了民族,为了阶级,为了可爱的家乡,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程雄向双亲袒露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你应该立即奔上抗日

的战场,在战斗的环境中创造你的人生,开辟你的前途!”面对残暴的敌人,共产党员王孝慈为国捐躯、效命疆场之志涤荡人心。透过抗战家书,看到一种滚烫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透过抗战家书,升腾一种激越豪迈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透过抗战家书,感受一种久违的英雄气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透过抗战家书,感到一股力透纸背的必胜信念: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会有一种情怀令人泪流满面,会有一种力量让人心潮澎湃。
重温抗战家书,我们捧读壮怀激烈的绝笔,聆听殷殷期盼的嘱托,铭记拳拳相报的誓言....在那些朴实的文字、纯真的情感、高尚的理想中,体会革命志士博大胸襟、浩然正气。
重温抗战家书,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接受一次深入骨髓、直抵灵魂的心灵净化与洗礼,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宝贵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创造今天一切的革命先烈。
重温抗战家书,我们以史为鉴,补足精神之钙、补齐能力短板、清除作风之弊,成长为担当强军重任的”四有”新一一代革命军人。“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刚刚隆重纪念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那些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敢于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重温在烽火硝烟中写就的抗战家书,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在时间深处重温泛黄的抗战家书,我们收获更加清醒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让我们万众一心传承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凝聚起捍卫和平的无尽力量。英烈长眠,浩气永存,精神不朽!


【篇五】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百年孤独》读后感
【--经典手机短信】
《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
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下面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百年孤独》读后感,供大家阅读参考。
《百年孤独》读后感1读完这本书我最大感触是:这一百年里这个家族居然没有一件好事。真是太惊讶了!感觉这个家族孤独的源头是因为那个叫梅尔基亚德斯的人。如果没有遇到他或许这个家族的第一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还是那个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年轻族长式人物。可是这毕竟是我的感觉,也许布恩迪亚还很庆幸遇见,毕竟是梅尔基亚德斯将布恩迪亚引向科学,带来新生。虽然这条路很孤独,可他爱。用许嵩的话说:茫茫人海中相遇如果喜欢是缘分,如果不喜欢whocares。是不是有意义后不后悔全要当事人觉得,当事人觉得有意义,那便有意义。读这本书开始我觉得脑子都要炸掉了,只是名字我就蒙圈了。书看了一半了名字还是没看懂,人物关系完全理不清。一会儿随父姓,一会跟母姓,一会儿又有了自己的名字,一会儿又是这个人的姓和那个人的名的组合。那名字真是怎么



乱怎么来,根本不知道谁是谁的谁。到现在不看书我也根本说不出人物的名字,一个都没记住,这名记住里面的人的名或姓里的其中一个字。比如:乌什么,梅什么,奥什么,阿尔什么,以什么,费什么哎呀我去,真的是满脑子浆糊。整篇文章主要就是讲一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可是我偏偏看不懂名字也理不清人物关系,整本书最核心的地方缺失了,那感觉好像是失忆一样。你说你是谁,告诉我名字了,我也有感觉可我就是想不起来啊。被外国人的名字深深地跪了,理解无能啊。
这家人的人物关系非常乱,人还特别多,但是妻子几乎没有。这个家族的第一个男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有一个妻子乌尔苏拉。这是第一对,一直到乌尔苏拉的孙子才有一个妻子叫什么什么费什么。但是这个家族人员非常庞大。没有妻子但是有不少儿子。布恩迪亚没有乱搞,因为他一心扑在他的科学事业上。但是他的儿子们,那简直疯了一样,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你看我说的乱?因为我也没理清。这个家族的男人们普遍孤独。第一人认识了梅尔基亚德斯走向孤独,而其他人虽然没见梅尔基亚德斯,但是几乎都有研究他留下的羊皮卷,只要碰到羊皮卷就变得孤独,好像世界只剩他自己,并不是世界抛下他而是他抛下世界。还有这个家族真是长命,生命力特别顽强。乌尔苏拉都活到高祖母的辈分了,感觉他们能活好久。



有个男人在研究羊皮卷的时候会看到梅尔基亚德斯,乌尔苏拉看不到,只有研究的人能看到。他想研究羊皮卷的秘密,但是研究不出来,梅尔基亚德斯说:这个秘密要等到一百年时才会揭晓。后来乌尔苏拉的孙子的女儿的儿子爱上了她孙子的女儿,儿子以为他爱上的是他的姐妹,结果那个女儿其实是他的姨母。后来他们生出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因为爱而孕育出的生命。因为如果这个孩子不出生他俩就是家族的最后两个人。然而他们两个没有听到过高祖母不让近亲结婚的警告。所以这个因爱而出生的孩子有一条猪尾巴。孩子出生后女人就流血不止直到死。男的伤心过度去找之前的一个xx喝的烂醉如泥。回来后发现篮子里的孩子不见了。他还以为是女人复活了再带孩子,很高兴。可是女人的尸体分明还在毯子下面。是产婆抱走了孩子这种想法让他放松的回忆过去,直到第二天看到孩子一张干瘪的皮。他惊愕地无法动弹,也是那一瞬间羊皮卷的终极密码向他鲜明了: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这个家族就此崩塌,还好书的最后一句说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第二次出现。感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还好不会第二次出现,不然谁受得了。也算是一个圆满结局了。
其实读后感写着写着忽然感觉他们经受百年孤独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崇尚科学或研究神秘羊皮卷,也不是因为有无人理解的想法而内心孤独。他们孤独-----是因为他们没有爱。



一百年来没有爱!怪不得一百年都没有一件好事发生。这太恐怖了。
我被自己上一段突如其来的想法吓到了。不过言归正传朋友问我读完有什么感想,我吧啦吧啦说一堆,忽然就大概理清了那些名字的人物关系。好意外,没想到看着书时一直不懂的人名关系看完后和朋友唠叨几句反而隐约就懂了,人物清单大致如下:
吉卜寨人梅尔基亚德斯;
投却奔的亲戚丽贝卡家族第一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他的妻子乌尔苏拉;

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何塞阿尔卡蒂奥,二儿子叫奥雷里亚诺.恩迪亚,还有一个小女儿叫阿玛兰妲;
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一个发生关系的女人庇拉尔.特尔内拉。得知庇拉尔怀孕就躲回家中,在一次和女郎发生关系后跟着吉卜寨人走了。和庇拉尔的儿子叫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与雷梅黛丝.摩斯科特结为夫妻。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死后有对双胞胎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
不写了。看到这我又蒙了,还是理解无能,大致乌尔苏拉有个儿子和十七个女人有十七个儿子。奥雷里亚诺第二和费尔南达结婚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梅梅,小女儿阿玛兰妲.乌尔苏拉。梅梅有个儿子叫奥雷里亚诺,和梅梅的妹妹在一



起了生了一个带猪尾巴的孩子。
《百年孤独》读后感2利用假期的时间,我总算把《百年孤独》第二遍结束了。虽说是第二遍,但仍觉得艰涩难懂。看完了全本,心里异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几分。放佛他们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坚持到底。
《百年孤独》,作为马尔克斯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名作,它无异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精彩小说。不少人分析这部作品,说它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等等。我没有足够的知识供我写下如此深刻的评论。因此只能作为读者,去讲述这部小说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两位迥然不同的女性——乌拉尔苏和她的小女儿阿玛兰塔。
“乌尔苏拉象丈夫一样勤劳。她是一个严肃、活跃和矮小的女人,意志坚强,大概一辈子都没唱过歌,每天从黎明到深夜,四处都有她的踪影,到处都能听到她那浆过的荷兰亚麻布裙子轻微的沙沙声。”比起那个无比经典的开头,我想这句话要显得平凡的多,因此通常不被人所注意——这是这本书中出现的第一句正面描述乌尔苏拉的话语。正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乌尔苏拉这样一位看似平凡的女人,她的勤劳和坚强是她身上最为耀眼的闪光点。她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无论是她的丈夫为怪异的学术痴狂之时,亦或是发现她的子孙陷入了怪诞的命运之中,她都不懈地与命运抗争



着。试图让困境得以扭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丝联系,统一起分散的力量。尽管最后这种尝试仍以失败告终,而她的晚年也在由眼疾带来的模糊黑暗和过于长久的岁月所致的逐渐衍生的的孤独感中度过。但她的热情坚强,在一堆性格孤僻怪异的族人中显得尤为珍贵难得。而由她所操持的,几代人同堂而居的生活,也一度是《百年孤独》中最为幸福美好的场景。
阿玛兰塔·布恩迪亚,乌尔苏拉的小女儿,这位面容娇俏的少女爱上了钢琴技师皮埃特罗。嫉妒使她不惜一切一再破坏表亲丽贝卡与他的婚姻,直到无意中毒死了哥哥的妻子——年幼而贤淑的蕾梅黛丝。强烈的悔意与仇恨交织,扭曲了她的心理。她与皮埃特罗交往,但却又拒绝与他结婚,使得皮埃特罗为此自杀。出于悔恨,她故意烧伤一只手,终生用黑色绷带缠起来,决心永不嫁人。但内心的孤独、苦闷让她难以忍受,甚至和刚刚成年的侄儿厮混,即便如此她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她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对布恩迪亚家族来说,孤独是一种通病。或许即使不存在皮埃特罗,阿玛兰塔的结局并不会有多大差别。在不断重复的命运里,皮埃特罗是一个起点,让阿玛兰塔告别了少女的活泼纯真。她一生都在渴望爱情,同时一生都在排斥爱情。在这种矛盾的煎熬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乌尔苏拉和阿玛兰塔的经历,可以说是《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影射——注定与无法摆脱的孤独相伴而老。小说中的魔幻色彩,使得家族的经历被冠以“命运”一说。但实际上许多事物的转变是有迹可寻的:出于人性的贪婪、嫉妒,挑起了战争,引发了死亡;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逐渐变得孤僻而与群体失去联系,因而使得这个家族七代人始终徘徊在这种孤独中度过了漫长的一百年。愿像结尾的预言所说的那样,此后不会再有这样一个家族,要背负百年的孤独。
《百年孤独》读后感3这个假期又重温了一遍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还记得第一遍读它的时候,我被各种“差不多”的姓名,各种倒叙、插叙给弄晕了,整个人都不好了,经过时间的沉淀再看,连同这本书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解,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孤独是可怕的。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由此孤独的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孤独是自闭的。《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



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
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惜的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死了,连同马贡多的文明。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于是,书中结尾是: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
孤独是需要摒弃的。“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照《百年孤独》的现实与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由此,我们想起了晚清政府闭关锁国以至惨遭蹂躏的结局和新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而重新崛起的历程。《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完成巨著后曾有一个夙愿:希望一百年孤独的历史永远



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但愿,作者的苦心和夙愿梦想成真。


推荐访问:家书 读后感 革命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百年革命家书读后感 一百封革命家书读后感